社交交友软件的发展历程
(一)早期阶段在社交交友软件的早期阶段,主要用于在线聊天。其中,腾讯 QQ 和微软 MSN 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两款软件。
腾讯 QQ 诞生于 1998 年,创业之初,腾讯主要为电信、联通和寻呼台做项目。当时美国在线公司推出的 ICQ 聊天工具,上线后很快拥有了批用户。但由于中国上网的人不多,ICQ 的普及率并不高。马化腾被美国在线公司盯上,腾讯公司因侵权投诉败诉,让出了 OICQ 这个名字的所有权。马化腾痛定思痛,将软件改名为 QQ,至此 QQ1.0 版本正式上线。然而,QQ 发展初期并不顺利,花了整整九个月的时间,注册用户才达到六万。
与此同时,1999 年 7 月 22 日,微软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 MSN。MSN 一问世就获得了七十万的注册用户,成为全球即时通讯领域的明星。2001 年 3 月 16 日,MSN 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三千万在线用户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,尽管当时 MSN 并没有在中国正式开展业务。
2005 年,微软宣布 MSN 正式进入中国,外界普遍认为 QQ 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初,MSN 在中国大受欢迎,因其标签清晰,适合商务人士,界面简洁,功能简单,连 logo 都象征着一种格调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会申请 MSN 账号,觉得这是从大学生到社会人脱胎换骨的仪式。在招聘会面试上,留 QQ 邮箱可能会被刷掉,而留 MSN 邮箱则会被高看一眼。MSN 接受信息时的声音也被认为比 QQ 单调的滴滴声更悦耳、。当时的社交领域存在一条鄙视链,MSN 站在顶端,以大哥姿态俯瞰 QQ。
(二)演变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社交交友软件逐渐演变成综合社交平台,如微信、微博等,还融入了娱乐元素,如抖音、kuaishou等。
腾讯为了对抗 MSN 强大成熟的邮件系统,于 2005 年 3 月收购了 Foxmail,加强了 QQ 邮箱的功能。伴随着这个jiaoyi,Foxmail 的开发者张小龙也加入了腾讯。而 MSN 进入中国后,经历了前四个月的快速发展,便陷入了停滞。随着用户增长的停滞,软件本身的问题也逐渐显现。传输文件不方便,大点的文件容易中断;群功能弱,除了聊天别的啥也干不了。基础功能比不过 QQ,更别说其他附加功能了。曾经主打功能简单的 MSN 在逐步升级的用户面前变得毫无吸引力,而面对功能齐全的 QQ 也显得没有竞争力。
问题出在微软公司,对于微软来说,Windows 系列和 Office 系列才是公司大的根基,像 MSN 这样的即时通讯业务并不在公司首要考虑范围之内。任何用户反馈汇报,微软总公司都要经过层层抄送转发,等到审批下来,黄花菜都凉了。这也是很多国外巨头进入中国后本地化做的很糟糕的原因,患上了大公司病。所以势如破竹的 MSN 进入中国后,反而输给了腾讯的 QQ。因为 QQ 对于当时的腾讯来说,几乎是公司立身之本,豁出命去跟 MSN 竞争。
2011 年微信问世,这款由中国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崛起,成为全球用户超过十亿的社交平台。微信初提供文字、语音及图片等基本即时通讯功能,2012 年推出的 “朋友圈” 让用户能够分享生活动态,极大提升了用户参与度,使微信的社交属性进一步强化。随着功能的扩展,包括语音通话、视频通话与公众号等,微信逐渐演变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交平台。2013 年,微信支付正式上线,成为了一个重大转折点。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线上线下支付,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,推动了中国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。
微博则像广场上的大喇叭,是一个信息的集散中心,用户可以在这里发布新闻、心情等,APP 根据信息的关注度等进行排序推荐。微信、QQ 等聊天软件就像写信,是即时通讯 APP,优化了流程的 email,除了发文字还能发语音。朋友圈和脸书类似,是一个交谊舞会,用户通过 po 照片、发布言论等吸引别人关注,计算机还会推荐好友。而朋友圈更像广场舞,不以结识新朋友为目的,只是想让熟人看看自己嘚瑟的样子。
kuaishou初作为一款视频创作 app,逐步发展成为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社交平台,多种社交玩法应有尽有。探探是款主打心动匹配玩法的社交 APP,用户通过简单滑动即可与感兴趣的人进行匹配聊天。Soul 作为一款经典的灵魂社交 app,独特的匿名互动模式可以帮助用户隐藏真实资料。连信拥有多种社交功能,用户可以通过通讯录找到好友,也可以在附近的人模块中打招呼。百合婚恋是早的婚恋社交 app,严格的审核机制是其特点。世纪佳缘也是婚恋交友软件,心动推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筛选感兴趣的人。天涯社区是社区类型的社交软件,用户可以在不同版块畅所欲言。
中国早出现的聊天软件有 ICQ、BBS(网络论坛)、MSN、飞信、雅虎通、OICQ(后来改名叫 QQ)、GICQ、网易泡泡、新浪 UC、AIM(AOL Instant Messenger)等。这些软件在不同时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,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,有些逐渐被淘汰,有些则不断创新发展。